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梁其源广东省名中医运用补泻两法治疗胃脘痛经验
发布时间 : 2018-06-22 08:32
来源 : 罗定市中医院
浏览次数 : 1991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主要包括现代医学中胃十二指肠疾病,部分疾病反复迁延难愈,中医治疗有着特殊的优势。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梁老治疗胃脘痛有独到之处,现整理如下。

1  对补泻两法的认识

梁老认为,在中医治疗胃脘痛过程中,如何恰当运用补泻两法施于胃痛的辨治实为关键一着。从广义说,“泻”是对“邪”而言,“补”是对“虚”而论。就胃痛的致病因素来说,诸如气滞(气郁)、瘀、热、湿痰、郁火食积等诱因和病理产物均可视为“邪”应属“实”,相反,如化燥伤阴、中气不足,命火不足火不生土、肝之疏泄太过等致脾胃机能低下可视为“虚”应属“正虚”。《内经》“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是中医治疗的常法。但“泻”并单纯指应用泻下药令有害机体之物以大便泻出,还包括消除障碍脾胃生理功能发挥及病理产物的治疗方法;“补”亦非单纯指强壮兴奋剂的运用,还应包括着诱导病理过程向生理过程的恢复和补充机体阴阳气血等方面的偏缺。具体经验治法分述如下:

2  治  法

2.1  开肺降胃法  宜于悲忧过度致胸膈气阻引起胸脘胀闷,欲吸气不及,时觉气短难息,欲求深呼一气为快,或呃逆窒闷难受,寸口脉沉涩或滑数(多见于胃肠神经官能症)。药用杏仁、桔梗、瓜蒌皮、藿梗、紫苑、郁金、杷叶、厚朴、降香等。意在宣通肺气降和胃气,令中上二焦郁滞之气机得宣降,不治胃而实治胃也。

2.2  解郁通滞法  用于情志不畅、所欲不遂,即肝气犯胃引起的胃痛。其特点为胀甚于痛,餐后更胀且窜及两肋不适,得矢气则胀减。药用制香附、白芍、苏梗、青皮、甘松、枳壳、玄胡、沉香等。若喛酸者伍入瓦楞子、左金丸,化热舌红苔黄加黄芩,顶胀严重加台乌、九香虫等。此法亦是解决致病因子“气郁”而立。方药中选用疏肝平肝敛肝、行气止痛之品加减运用,意在疏肝行气止痛,为临床常用之法。另有食积胃痛,见嗳气酸腐,大便酸臭,脘腹胀痛,纳呆。药用保和丸加厚朴、枳实等。

2.3 辛润化瘀法  宜于久痛入络,胃络瘀阻。胃痛日久,胃内粘膜层长期受到气滞内压增高的不良刺激,容易产生粘膜水肿充血,甚至粘膜细胞新陈代谢障碍和脱落,久之,粘膜深层脉络受损,血难循经,即成久痛入络之机。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云:“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 症状以痛有定处,或痛为针刺,舌紫黯或有瘀斑,或大便色黑如柏油为特点。药用归尾、丹参、失笑散、玄胡、熟军、莤根、乌贼骨等。见柏油样便者即伍以“止血散”:白及、生军、田七、儿茶、血竭、甘草各等分为细末,3g,Tid,或云南白药1/6瓶,Tid,少量冷开水送下。归尾乃辛润之品,配以丹参、桃仁、失笑散辛润而化瘀,有去瘀生新之妙;玄胡、大黄入血分而行气消炎,消除胃粘膜充血水肿;茜根、乌贼骨制酸收敛而止血,至于止血散、云南白药均具有既止血又化瘀的双向作用。该法在于辛润而燥,润降而止血。

2.4  甘凉通腑法  宜于肝郁化火,或胃络郁热,久则耗胃阴。症见痛为烧灼感,似饥但不欲食,口燥咽干,便秘不畅,心烦易怒,舌体瘦小偏红,少苔或花剥苔,脉细数为特点,(多为萎缩性胃炎)。但有一种情况需注意的,脾与胃同属中土而相邻,胃阴一伤,脾无所奉养,无阴则阳无所化,脾亦从病;脾病则运化失司而致浊气在上,此时每见舌苔垢腻但舌质却淡,口干口淡,喜热饮畏生冷之品,从而掩盖了胃阴不足的本质,辨治尤需深究。孟浪者以为胃寒阳气式微,即投姜附心椒之类辛燥品耗已不足的胃阴,旋即胃脘剧痛,甚或出现大便潜血阳性,此为对胃阴耗损这一根本本质认识不足所致。这类胃痛一般不宜制酸药物,宜取甘凉通腑与酸甘化阴之品稍佐芳化,如白芍、南沙参、石斛、金铃子、乌梅、佩兰、淮山、莲肉、白蒄、熟军、佛手花之类。

2.5  健脾温运法  宜于脾胃虚寒或素有脾虚寒湿,稍进生冷之品即时胃不适。其证以胃脘饱胀而痛,泛吐清涎,大便溏烂,喜热饮或进热食后胃自安,舌质淡嫩或有齿印,舌苔白滑白腻为应用要点。按“虚则补之”“寒者温之”为法,方药如黄芪建中汤、陈夏六君汤、理中汤类。

2.6  辛开苦泄法(或寒热并用法)  宜于脾胃本寒而为湿热所困,或素体阳虚湿热郁阻胃肠。症见胃脘久痛胃弱食少,或胃术后恶心胃脘常有胀感,但大便每有困迫不爽,舌根苔微黄浊而舌质淡黯,口苦口淡,形寒易汗,脉缓濡弱为该法用药依据。方药可选半夏泻心汤(黄连黄芩炒)配干姜、炙黄芪、苍术、炙草、以达温中降逆、益气运脾、清泄湿热。其中尤以炒芩连与干姜苍术并用一苦一辛,一寒一热,起到开泄通降、相反相成、调整胃肠功能之妙用。亦可用附子泻心汤、三黄附子汤,采用景仲的煎服法,即以滚开水浸泡三黄10min,附子另煎,前后药液兑匀服,有清泄胃肠蘊热而免脾阳受损的好处。三黄中,黄芩黄连炒用有清热而减少苦寒之弊的作用。

    宗上六法,前三法围绕“泻”字而立,起通降之用;第四、五法属“补”的立法思路,第六法属补泻并用或扶正袪邪思路。以此思路去权衡其补与泻的孰轻孰重,或先或后收到较好疗效。
 

周智文 整理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罗定市中医院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罗定市中医院  承办单位: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罗定市中医院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ICP备09004295号    网站标识码:4453810038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