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天灸来啦! 随着中医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三伏贴”已经成为广大患者一道不可或缺的“消暑”大餐,其效果也越来越受认可。7月11日(初伏)当天,前来贴敷的群众络绎不绝。医护人员积极向群众普及“三伏贴”常识,认真辩证体质、聆听群众的病史介绍,并耐心地向每位就诊群众讲解“三伏贴”适应症、禁忌症,悉心讲解医院“三伏贴”特点以及冬病夏治的中医治疗方法,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三伏天天灸”是以中医“春夏养阳,冬病夏治”为理论依据,在每年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进行天灸治疗,因为三伏天是每年最炎热的节气,通过应用温经散寒、逐痰平喘、通络止痛的药物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温煦阳气、驱散内寒的作用,进而调节人体免疫力。我院开展三伏天灸疗法三十多年,疗效神奇、费用低廉等特点备受广大群众的信赖。配方由我院治未病中心专家团队(中医高级职称团队)根据中医八纲辨证理论、经络理论,以中医“辨证论治”“因人制宜”“辨证贴药”为指导,为市民辨证施治,在天灸疗法基础上,结合穴位直接灸疗法、推拿疗法、揿针疗法、温针灸、药物罐等治疗方法,根据市民的体质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做到按时按疗程贴药,坚持3-5年,效果更佳!
治未病科副主任陈嘉斌介绍:一年之中,自然界的气象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律,故人体阳气也具有这样的周期变化。三伏天是一年四季阳光最旺时节,自然界阳气最盛,人体腠理开泄,利于药物吸收,因此在此期间进行贴敷对冬季受寒易发或加重的疾病进行治疗,可达到固本培元的目的,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因冬病夏治的疗效与药物的配方、穴位的选择密切相关,而药物的渗透与发泡后长时间的穴位刺激是疗效的关键。医院结合历年来患者的疗效总结,对各病种穴位贴敷的理论基础、选穴依据、配方、适应人群和排除标准作了细致的工作。严格把控药品质量,强化医务人员技术培训,特别是对于穴位的选定,更是做到优中选优,力求穴位搭配更合理、更高效。
2023年三伏天天灸开展时间:
7月1日——7月10日(初伏加强)
7月11日——7月20日(初伏)
7月21日——7月30日(中伏)
7月31日——8月9月(中伏加强)
8月10日——8月19日(末伏)
咨询电话:0766-3882090 13823662186 (陈医生)
传统天灸疗法适宜人群
根据我院开展“传统天灸疗法”多年来的临床观察,天灸治疗适合任何体质的人群,尤其是对于体质偏虚、阳虚以及风寒湿型的患者疗效更佳。因天灸贴敷药物对皮肤有刺激性,故儿童用药浓度较成人低,且用药时间也缩短,以免灼伤皮肤。
(一)传统天灸疗法适宜病种
一、肺系相关病症: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喘(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慢性肺气肿等)、慢性咽炎、虚人感冒等病症。
二、痛症:颈肩腰腿痛、膝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网球肘、胃痛、痛经等慢性疼痛疾病。
三、其他类:失眠、慢性肠炎、消化不良、慢性盆腔炎、夜尿症、遗尿等。
(二)传统天灸疗法注意事项
一、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进行天灸贴药效果最佳,当然也不必过分拘泥于此,在同一伏内贴药同样有效。
二、贴药时间:成人4-6小时,12岁以下儿童1-2小时,2岁以下小孩慎贴药。
三、禁忌症:皮肤破损者、孕妇、月经期妇女和体温超过37.5℃者。
四、贴药反应:贴药后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红肿、小水泡、轻度热痛感属正常现象,勿抓挠局部。如局部皮肤严重红肿、大水泡、溃烂、皮肤过敏、发热等,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五、饮食控制:天灸期间应清淡饮食,不宜食用发物、生冷食品。
六、贴药后续:去除药物后2-3小时可以洗热水澡,不宜游泳、洗冷水浴。
文:治未病科
图: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