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南越国史记
发布时间 : 2017-02-21 16:48
来源 : 罗定市档案局
浏览次数 : 2646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秦朝末年,秦将赵佗(河北真定人,汉族)据南海(今广东)建立南越国,并有桂林(今广西)、象郡(今广西南部及越南北方),统辖岭南百越之地。居民主要是西瓯、骆越(今壮侗语族诸民族先民)。赵佗自称南越武王。

 赵佗推行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民族团结的“和楫百越”政策,例如鼓励从中原地区输入牛只和铁器;鼓励北来汉人和当地越人通婚,而且赵佗家人就带头和当地越人通婚;要求汉人尊重越人的风俗习惯,“以故俗治之”;封赐西瓯、骆越首领为王、侯或南越国重要官员,如南海越人品嘉为丞相等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岭南出现了一个比较长期的安定团结局面,这就是史籍中所说的“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耗减,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汉武帝时,南越统治集团互相倾轧。

 元鼎六年(111),汉武帝平定了南越国,重新统一了岭南,乃析其地为南海、郁林、苍梧、合浦、珠崖、儋耳等九郡,其中郁林、苍梧、合浦三郡就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端溪县(治今德今封庆县城)包括今德庆县、罗定市、郁南县及云浮县一部分。南越国共传五主,历93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罗定市档案馆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罗定市档案馆  承办单位: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罗定市档案馆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ICP备09004295号    网站标识码:4453810038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